原标题:【天风机械+电子】OLED行业深度:柔性OLED打开产业投资新机会,设备企业确定性受益!(1)

  1)供给端产能逐步放量,2016-2020年均产能增长40%+。近日国内深天马、京东方6代OLED产线相继点亮,三星又公布了其位于韩国牙山市的A4工厂OLED产线年随着BOE和三星,LG以及Sharp和台湾面板厂的新产能大规模释放,行业投资将进入快速地发展阶段。

  2)需求端,三星-Apple-国产机,手机-车载-可穿戴/VR,OLED确定性大趋势:今年下半年苹果大概率推出一款OLED旗舰机型,2017年OLED在高端智能机渗透加速。加之随着柔性oled产能释放,国内中高端机华为、小米、OV跟进,整体OLED的渗透率未来三年内有望提升到40%以上。再考虑可穿戴设备、TV、车载显示屏等相关这类的产品持续增长带来的新兴需求,我们判断整个行业的需求增速也将维持5年以上的高景气。

  硬屏-曲面屏-折叠屏-柔性屏大趋势,三星、苹果已经推出折叠屏专利,柔性OLED产能高增长,预计到2020年,柔性OLED占比将从2016年的27%提升至62%。

  柔性OLED带来产业链投资新机会:1)柔性OLED TFT基板采用PI膜;保护玻璃采用水氧隔绝膜;2)触控屏由oncellincell变为outcell,传统触控企业重新获益;3)曲面屏盖板由2D2.5D玻璃变为3D玻璃,玻璃asp提升+新设备,而未来折叠屏和柔性屏可能使用膜材作为盖板材料。

  OLED进入投资高峰期,设备企业确定性受益!2016-2020进入国内OLED投资高峰期,年均产线亿以上。在OLED ARRAY段、CELL段国内企业目前参与较少,而OLED模组段与LCD模组段类似,国内企业已经广泛在贴合、FOG、COG、检测等设备上有所涉足,我们大家都认为此类设备企业将首先受益于OLED产业投资。投资建议:

  首推终端显示面板企业,重资产龙头公司产业链位置稀缺,长期投资价值显著。相对于TFT面板长期在价格受制于海外的局面,目前OLED行业2-3年内仍然处于“供给决定需求”的局面,国内企业有望成为价格制定者之一。推荐国内显示龙头京东方,深天马A。柔性OLED投资提速带来设备领域带来确定性机会,推荐大族激光,精测电子,联得装备,正业科技。同时从柔性OLED发展角度看,推荐蓝思科技(3D玻璃),着重关注丹邦科技(PI膜),康得新(PI膜、水氧阻隔膜),欧菲光(薄膜触控)。从行业景气角度建议关注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等。风险提示:

  以后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相对LCD显示,OLED显示技术具备省电、轻薄、可视角度大、柔性等优点,慢慢的变成为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的主流方案。去年底苹果披露的采购订单显示,,苹果首次发起了期限超过一年的OLED屏幕采购申请,总价值40亿美元。继三星在其中高端机型上广泛采用OLED后,苹果今年大概率推出一款OLED显示屏手机,OLED替代LCD是大势所趋。

  OLED产业链不再像去年仅停留在概念阶段,产业链投资逐渐落地预期带来相关企业设备/材料出货量的快速地增长。从海外企业披露的设备建设数据中我们也能够正常的看到这一趋势:-近日海外

  激光退火设备大厂COHERENT及OLED材料大厂UDC季报披露业绩高增长,超出华尔街预期,带动UDC和Coherent股价大幅度增长。- Canon Tokki将提高真空蒸镀设备年产能,预估今年产量将扩增至

  日液晶面板材料供应厂住友化学(Sumitomo Chemical)宣布,将对液晶面板的彩色滤光片产线做改造,扩大OLED触控面板用料产能至目前3倍。公司有望在2018年1月前开始供应超过1亿支OLED手机面板彩色滤光片。-

  全球OLED材料大厂出光兴产(Idemitsu Kosan Co.) 去年12月8日宣布,计划把南韩OLED材料年产能自现行的5吨大幅度提高6成至8吨。上述增产工程完工后,出光整体OLED材料年产能将自现行的7吨大幅度提高4成(增加43%)至10吨。-三星正进一步扩大

  屏幕的产能,最新的进展是在越南投资25亿美元建设面板工厂,建成后三星面板年产量将从1.8亿块提高到2.2亿块。同时5月新闻报道三星位于韩国牙山市的A4工厂也将动工扩产。国内企业

  投资亦进入加速阶段,继京东方、信利、深天马、黑牛食品(国显光电)、上海和辉披露OLED资本预算后,华星光电也于今年3月31日披露了OLED资本预算:拟在武汉投资建设一条月产能达到4.5万张的第6代LTPS-AMOLED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日前开工建设,2020年实现量产,总投资约350亿元。从新产线日,深天马和京东方的6代OLED产线相继点亮,预计年底两条产线均可以量产。明年国产

  屏幕或将上量,带动OLED面板发展及相关产业链投资进入新发展阶段。显示屏进入快速地发展期近年来最大应用市场,新兴应用环节逐渐打开从需求端看

  OLED最大的潜在应用市场。目前全球智能手机领军企业三星和苹果都已经/开始大规模采用OLED

  成为智能手机主流屏幕选择:(1)三星是全球最早引领OLED手机发展的企业,目前OLED屏幕已经广泛用在三星Galaxy等畅销系列各类机型上,OLED屏幕手机目前占三星手机出货比例的

  50%以上。鉴于三星在逐渐退出LCD显示屏市场,预计三星OLED屏幕手机将继续提升。此外,三星也是全球引领曲面柔性OLED发展的企业,率先推出引领曲面屏潮流的Galaxy Edge系列手机;去年11月三星再次向韩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可折叠屏幕专利,有望率先推出可自由弯曲折叠的柔性手机。(2)苹果最新的采购订单显示,苹果目前意向的OLED屏幕采购规模达40亿美元。17年我们预计将至少有一款机型采用OLED屏幕,

  17年伴随OLED产能释放(尤其是柔性OLED产能),结合苹果近日披露的可折叠OLED屏幕专利,不排除苹果明年大规模采用柔性OLED,以提升产品差异化和竞争力。(3)国产高端智能手机已经慢慢的变多的采用OLED屏幕,华为、OPPO、魅族、一加、OPPO等厂商也在他们的旗舰机用上了Amoeld显示屏,而去年4季度接连推出的Vivo Xplay6、华为荣耀magic和华为P10 PLUS,更是采用了搭载双曲面玻璃的柔性amoled显示屏。而包括红米pro、中兴Z910等中端机型也开始纷纷采用amoled显示屏。我们大家都认为,未来伴随智能手机市场趋向饱和,差异化和特色化成为智能手机生产厂商保持产品竞争力的方式所在,外加苹果、三星等智能机龙头采用OLED屏带来的“学习效应”,预期未来OLED屏将慢慢的变多的在中高端国产智能机上采用。我们预测国内品牌OLED手机出货量将从2015年的

  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40%,到2020年,OLED手机显示屏或成为国内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

  VR设备、车载中控面板等新兴应用领域。我们预计到2020年全球全年OLED消耗达2156万平米,是2015年370万平米的5倍多,年需求复合增速在38%

  1.2.2. 供给端:OLED显示屏已确定进入扩产高峰期从供给端看,目前三星占据全球

  OLED手机显示屏产能,而LG Display占据着全球绝大多数OLED电视面板产能。目前全球OLED

  OLED供应,国内手机厂即便想做OLED,受限于产能也没办法大规模采用。而实际上明年苹果可能只在一款机型上采用OLED,也是受到全球OLED产能不足的限制。未来OLED手机面板产能被三星独占的局面或将得以缓解:从公开资料我们正真看到,除了三星、LG Display通过改建既有LCD厂房/兴建新厂房大举扩产OLED产线外,包括日本JDI、夏普,中国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国显光电、信利国际等企业也在大举扩产(详见下表)。根据公开资料汇总各企业的扩产计划,如果按照面积换算,2015年全球OLED供给量在459万平米,2016-2020年进入OLED扩产高峰,2016-2020年全球

  产能增速(按面积算)分别在62%、58%、49%和30%和30%,到2020年全球OLED供给量达到2953万平米。年前需求持续偏紧,不用担心产能过剩按照柔性OLED 85%的理想良率和

  万平米。按照1.2.1节的需求测算(2159万平米),整体市场供需基本处于产能偏紧状态(实际上由于很多新线处在爬坡期,实际良率可能没那么高)。而考虑到屏幕作为物联网重要入口,未来应用场景广阔,看好OLED屏幕未来需求持续成长。1)智能音箱:而从近期的新闻上,我们正真看到智能音箱开始搭载显示屏,Amazon近期发布的最新音箱Echo Show搭载了一块7英寸的触屏;同时苹果全球营销副总裁菲儿席勒也表示,显示屏是智能音箱重要的一部分。

  )汽车中控:智能汽车中控屏从早期一块中控屏,发展到两块中控屏。同时汽车仪表盘也被屏幕替代。另一方面,汽车中控屏尺寸也在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另一方面由于OLED

  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我们对于未来3-5年全球OLED新产线上线情况可以有比较直观的跟踪,我们预计至少在5年之内不用担心OLED

  LCD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扩产速度来得快得多:2015年,国内OLED总产能仅相当于全球OLED

  9%,2015-2020年,根据披露出来的扩产速度,我国OLED产能复合增速预计在75%,远高于全球OLED产能增速45%。预计到2020年国内OLED总产能将占全球OLED总产能的约28%,将仅次于韩国,成为全世界OLED第二大供应国。从技术上看,国内OLED面板厂已经在终端应用上有所突破:今年小米推出的红米pro的oled显示屏供应商已经是和辉光电和京东方;中兴推出的A910手机的oled显示屏供应商除了三星作为主供外,还有昆山维信诺和深天马。此轮国内企业扩产OLED屏与此前扩产LCD面对的大环境已经不一样,看好国内

  技术成熟期,国内企业处在追赶状态;而国内企业投入OLED显示屏处于OLED技术导入期/成长期,即便三星目前柔性amoled良率也不算高,国内企业在此阶段投入OLED研发有望大幅拉近与国际龙头差距。2)国内企业扩产LCD时点,LCD市场已被韩、台、日企主导,国内企业处于追赶状态;而国内企业扩产OLED时点,日、台并无特别明确的扩产计划,到

  年国内OLED规划产能或达全球40%,成为全世界仅次于韩国的第二极。2. 柔性OLED

  1)鉴于手机尺寸有越做越大的趋势,曲面屏幕可能更便利操作,特别是三星边缘弯曲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交互方式的创新。LG的曲面屏幕材料不容易损坏,弹性更强,三星的硬屏质感更佳。(2)曲面屏幕更易于人眼观看,如

  LG的虽然看上去被掰弯,但实际更符合人类视网膜弧度,能改善感官体验,这一点与曲面电视屏幕的感受相同。

  (3)曲面屏幕厚度低,重量轻且功耗低。曲面显示目前普遍采用AMOLED,有源矩阵有机二极管更省电、能耗低、支持弯曲显示,预计未来能够提升智能手机的待机时间。采用AMOLED

  VR仍然价格较高的情况下,AMOLED屏的旗舰级手机配盒子可能是最佳解决方案。长远来看,可自由弯折的柔性屏或成为智能手机外形发展的新方向,三星最近申请的一项专利显示,该公司可能开发一款可折叠的手机,该专利方案显示,手机可以从中部对折,以便增强便携性,同时曲屏设计也能更加贴合脸颊。于此同时,苹果公司也于去年11月推出可折叠手机专利“Flexible display devices”,文件提到该款装置(iPhone)将会采用一种柔性OLED屏幕。屏幕从硬屏

  -曲面屏-折叠屏-柔性屏是大趋势,我们大家都认为无论是曲面屏还是折叠屏,都是其中的过度阶段,柔性屏手机或将打破平板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界限,未来可以将手机戴在手上作为手环,或是夹在衣服上作为音乐播放器,有需要时再将其展开,不仅功能更多样,造型上也更节约空间,更轻薄。目前龙头慢慢的开始布局折叠屏,看好柔性屏成为未来的大趋势。实现曲面显示,是未来OLED投资主要方向柔性OLED是实现曲面显示,乃至未来柔性显示的基础。目前全球柔性OLED仅有三星可以量产柔性OLED

  OLED市场目前最大的瓶颈在于产能。而这一问题预计能够迅速得到解决:从各公司扩产数据我们了解到,目前国内外新扩产的OLED产线大部分皆为柔性OLED产线。以京东方为例,京东方斥资近千亿建设的成都、绵阳两条6寸oled产线皆为柔性OLED产线

  OLED产能增加将是刚性OLED的2倍以上。预计到2020年,柔性OLED占比将从2016年的27%提升至近62%。带来产业链投资新变化在屏幕结构上,软屏OLED相较硬屏OLED存在结构差异:

  显示屏与LCD显示屏结构对比: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TFT LCD

  需要背光,因此OLED显示屏无需背光源模块,从屏幕本身来看可以做的更加轻薄。

  硬屏与OLED软屏结构对比:硬屏OLED采用玻璃材质的偏光片和TFT基板;而在曲面OLED显示屏中,偏光片、TFT基板皆采用柔性材质。3.1. 柔性基板

  产品规格需求,必须制作高性能电晶体于软性基板,因此软性基板材料要能符合耐高温、耐化学药剂、低线胀系数、轻薄、表面平整、易挠曲、低金属离子浓度等条件。目前以聚醯亚胺(Polyimide, PI)最被看好,其玻璃转移温度和可承受制程温度均高于400度,远优于其他材料;此外热膨胀系数低于10,也又有其他材料,非常适用于玻璃转移、TFT

  制程等高温工艺。目前PI材料目前已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子构装、软性印刷电路板(PCB)

  等应用。塑胶基板涂布:PI基板材料轻、薄、软,怎么样做面板制程,为首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故在PI基板上进行TFT制程时,传统工艺是将PI基板贴合于玻璃上,在完成面板制程后再将玻璃剥离。传统贴合方式由于胶材耐热性不佳与高的热膨胀系数,造成TFT黄光制程对位精度差、限制TFT制程温度、与塑胶基板背面有残胶等问题。考量到上述因素,目前主流制程方式选用高分子溶液直接涂布于玻璃基板,将溶液移除后形成塑胶基板取代胶材,以解决上述制程技术问题。在完成面板制程后,将软性面板从玻璃基板上剥离取下。

  玻采用璃基板的AMOLED封装技术,上下基板、侧面基板皆为玻璃,具有优秀之阻水、阻氧功能。而柔性基板封装此前最大的问题正是在防水阻氧性能上,因为大部分塑料材料都没有足够能力充分阻挡外界杂质液体和气体的侵入,OLED器件所用的金属阴极一般是铝、镁、钙等活泼金属,很容易与渗透进来的水汽发生反应,影响电荷的注入。另外,渗透进来的水和氧还会与有机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会引起器件性能的下降。目前三星和LG都已经通过自有的技术形式,实现了柔性基板量产:为了使OLED器件与外界形成完全水氧隔离,需要在柔性基板上沉积多层堆叠结构的无机薄膜和有机薄膜形成水氧隔绝的多层薄膜结构:其中有机薄膜作为胶合膜,无机薄膜作为水氧隔绝保护膜。一般而言有机膜采用液态沉积+

  玻璃基板剥离:面板制程完成后,通过激光玻璃工艺将玻璃基板剥离,仅保留TFT

  3.2. 触控 短期看好外挂式模组重回主流形式In-cell工艺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即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这样能使屏幕变得更轻薄。以苹果手机(iphone5

  还是on-cell工艺,都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incell触控层在封装玻璃下;oncell是触控层做在封装玻璃上),面板厂占据设计主导。硬屏OLED能够继续采用ON-CELL方案,而柔性OLED由于采用薄膜封装技术,没法像rigid OLED一样在玻璃封装基板上采用ONCELLINCELL工艺。目前主流方案是采用外挂式触控工艺,比如Galaxy S6采用的就是外挂式触控工艺;而Galaxy S7

  将触控坐在光学延时膜上做成oncell形式,实际上也是一种外挂工艺。INCELL-ONCELL工艺面板厂占据主导;触控厂商主导外挂触控方案。我们大家都认为柔性OLED方案为触控厂商带来新的成长机会。3.3. 盖板玻璃:曲面屏带动3D玻璃投资虽然真正可任意折叠、玩去的柔性OLED屏离我们还有距离,但是固定曲率的曲面OLED显示屏已经实现量产。

  手机屏幕由平面向曲面屏演化的核心驱动力:(1)鉴于手机尺寸有越做越大的趋势,曲面屏幕可能更便利操作,特别是三星边缘弯曲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交互方式的创新。LG的曲面屏幕材料不容易损坏,弹性更强,三星的硬屏质感更佳。

  2)曲面屏幕更易于人眼观看,如LG的虽然看上去被掰弯,但实际更符合人类视网膜弧度,能改善感官体验,这一点与曲面电视屏幕的感受相同。从制造工艺看,当玻璃由2D升级到

  玻璃从价值量看远高于2.5D玻璃。从行业内了解到双曲面3D玻璃价值是2.5D玻璃的2倍左右,4曲面双面玻璃是2.5D玻璃的4倍左右。放量在即,设备企业增长最确定产线投入巨大,国内新增多条新产线

  OLED产线投资普遍比LCD产线大,以京东方产线投资为例:京东方成都和绵阳设计产能在48k/月的6

  8.5代LCD产线代线亿左右)。OLED产线投资普遍比LCD产线大,根本原因包括:1)OLED产线采用LTPS TFT制程,相较于A-SI TFT,多了多晶硅制备、离子注入等工艺,TFT端价格更贵;2)OLED FMM精细掩膜、蒸镀工艺多在真空、高温等环境下进行,经历多次材料气态液态转换,本身造价更高;而柔性OLED采用柔性工艺,制程更复杂,价格上也高于普通OLED产线。4.2. 新产线陆续建设,设备投资确定性最强按照既有披露的投资数据及建设进度,假设OLED产线年OLED产能投资,预计17-19年达到OLED

  年达到高峰,未来4年年均产线亿元人民币以上。考虑到OLED产线%以上是设备,我们大家都认为明后两年将进入OLED设备投资高峰期,着重关注OLED相关设备投资。按照OLED前道(LTPS TFT)、后道(蒸镀封装&模组)设备做分类:OLED前段设备最重要的包含成膜、曝光、刻蚀、剥离、清洗、检测等,整体投入最大,其中一台曝光机的价格就需要大约1500万美元。设备的建设周期大约1-3个月。中端设备最重要的包含蒸镀、沉积、封装等设备,单台价值量在1000-3000万美元不等。LTPS用面板只能做到6代线原因是受制于中端设备只能做到6代线。后端设备最重要的包含绑定、贴合、测试等,目前大部分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价格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不等。以一条曝光机的产能来计算设备投资,前段大约占60%左右,中端30%,后端10%

  LCD的设备能直接用于OLED,中后端大部分设备需要改造之后在进行使用。4.3. TFT

  非晶硅)、LTPS TFT(低温多晶硅)、IGZO TFT(金属氧化物)等。从电流迁移率角度看,LTPS的电流迁移率在100cm2/v·s以上,远高于

  和IGZO TFT由于电流迁移率低没办法提供大电流。此外LTPS TFT相较于a-Si和IGZO TFT还具有清晰度高,亮度大等优势,故LTPS TFT是制作OLED TFT的主流工艺。LTPS工艺通过成膜,曝光,蚀刻叠加不同图形不一样的材质的膜层以形成LTPS(低温多晶硅)驱动电路,其主要流程包括:1)镀膜:使用镀膜设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式将所需材质沉积到玻璃基板上;2)曝光:采用光学照射的方式,将光罩上的图案通过光阻转印到镀膜后的基板上;3)蚀刻:使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式,将基板上未被光阻覆盖的图形下方的膜蚀刻掉,最后将覆盖膜上的光阻洗掉,留下具有所需图形的膜层。LTPS TFT制程与LTPS LCD核心设备类似,核心设备包括清洗机、PECVD、溅射机、ELA激光结晶炉、金属诱导结晶炉、及各类光刻设备等。这类设备基本被海外设备龙头垄断,包括AMAT、Ulvac、

  蒸镀封装端制程及设备AMOLED显示技术的彩色显示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三原色独立像素发光(RGB OLED)以及白色发光与滤光片结合(WOLED)的方式。RGB OLED每个像素彩点包含三种OLED发光材料,在材料的制备、色彩的稳定控制与像素点的排布等技术上看难度很大。

  OLED二极管的上部涂覆有红绿蓝三原色的滤光膜,进而形成视觉上的三原色发光。白光OLED技术难度与成本较低,但因加上滤光片光源效率则有所损失,亮度、对比度、色彩三项重要显示指标都将不如RGB OLED。故在高分辨率的中小尺寸显示屏上一搬采用RGB OLED

  形式。RGB OLED的制备采用蒸镀工艺,将红、蓝、绿三色三色像素点,通过电子束轰击加热和激光加热等方法,位于真空腔体内的有机物分子蒸发,然后这些分子以薄膜的形式凝聚在温度较低的基层上:1)蒸镀工艺用到高精度金属掩膜板(FMM),FMM采用具有极低热变形系数的材料制作,是定义像素精密度的关键。制作完成后的FMM由张网机将其精确地定位在金属框架上并送至蒸镀段2)蒸镀机在超高真空下,将有机材料透过FMM蒸镀到LTPS基板限定区域上。3)

  LTPS基板送至封装段,在真空环境下,用高效能阻绝水汽的玻璃胶将其与保护板进行贴合。OLED显示核心设备为蒸镀设备,整套系统由多个腔室组成,完成从基板清洗、发光层注入、玻璃封装等一整套流程,高度定制化。蒸镀设备被

  Tokki产能严重不足,产能不足,新的市场参与者包括韩国的SunicYASSFA,日本的Ulvac

  Array端工艺和Cell端工艺虽然整体上国内设备与海外设备差距较大,但是国内多家企业已经在细致划分领域开始突破。比如在激光退火及镭射剥离环节,国内激光龙头大族激光凭借在激光设备领域传统优势,逐渐开始切入,近期有望取得突破。仅从工序上看,OLED模组端工序比LCD模组端更简单AMOLED模组段和

  需要与背光源进行组装,且LCD需要贴合彩色滤光片而AMOLED不需要等,整体看来在模组段的工序上AMOLED要比

  简单。基本流程为:首先对面板进行切割、裂片、清洗和干燥,然后再进行面板的ACF贴附,接着做COG、FOG、TAB的绑定,经模组电测之后,涂保护胶并固化,最后完成外引线和驱动板装配,做包装入库。其中涉及到的设备主要有:清洗机、板材切合机、粒子检测机、偏光片贴合机、ACF贴附机(贴附异向导电胶膜的机器)、

  邦定机(绑定控制IC的机器)、FOG邦定机(绑定FPC的机器)、OLB邦定机(绑定外引脚TAB的机器)、老化测试机、AOI自动检验测试机等等。国内企业在LCD模组端领域已有充分积累,有望顺利切入OLED模组端由于LCD/LCM自动贴合、装配工艺与AMOLED具有相似性和继承性,部分设备可通用,只是技术难度更高,主要变化是OLED模组没有背光模组,增加可弯曲功能。故我们看好有技术积累的LCD模组企业切入OLED

  模组。目前国内包括鑫三力、联德装备、集银科技、深刻达、精测电子等企业已经广泛切入到

  模组邦定、贴合、检测等设备领域,有望借助技术的协同效应,快速切入OLED面板相应设备环节。终端显示面板企业,重资产龙头公司产业链位置稀缺,长期投资价值显著。相对于TFT

  OLED行业2-3年内仍然处于“供给决定需求”的局面,国内企业有望成为价格制定者之一。推荐国内显示龙头京东方,深天马A。OLED市场快速地发展带动设备确定性投资,推荐OLED设备企业大族激光、精测电子,着重关注联得装备。柔性OLED带来新产业链投资机会:1)膜材领域,柔性OLED大量增加对各类膜材需求,关注布局

  OLED带来玻璃2D-3D变革,推荐蓝思科技。面板供需结构改善,价格保持高位:从年初至今的价格趋势看,32寸电视面板价格维持在73美金的高位维持平稳,55寸电视面板价格仍小幅提升,公司纯收入能力大幅改善。我们对全年面板价格仍然维持平稳判断,基于需求端,电视平均尺寸继续增长;供给端,17年仅增加3条大世代线条大世代线,加上海外三星、LG的退出预期,预计近2年供需均衡,价格稳定。公司16-18年3条产线折旧完成,助力公司纯收入能力改善:公司折旧按7年折,16-18年成都4.5

  代线相继折旧完成,每年少折旧30亿以上。公司抓住面板国产转移趋势,重庆8.5代线代大尺寸面板线今明年相继投产,同时推进产品结构化调整+模组化,预计17年营收增长预计维持在40%以上。产值规模提升+利润率改善,预计公司利润保持高增速能够获得保障。OLED

  业务进展顺利,树立国内OLED龙头地位。京东方引领国内OLED产业投资,其成都6代AMOLED(48k)线k)线年投产。成都及绵阳产线满产后,京东方OLED产能将占届时全球产能的10%+:按照5寸手机来看,京东方成都+绵阳93k/月产能对应5寸柔性手机面板约为3.3亿片,小尺寸OLED显示屏产能将处于国际领头羊。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17-19年净利润

  亿、146.8亿和192.3亿,对应EPS为0.29、0.42和0.55元,维持5.11元目标价,对应2017年约18倍PE,“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面板需求或没有到达预期;面板价格或下调短期看,小功率激光器受益于消费电子&新能源产品升级:核心客户方面,我们不难发现到今年A

  1)紫外打标(边框);2)蓝宝石切割;3)切割。预计今年来自A客户营收将大幅度的增加50%以上,我们判断A客户今年订单在30亿元。同时,公司国产客户、新能源电池焊接业务快速成长,公司激光器从A客户到非A客户,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翻倍增长。中长期看,新兴起的产业自动化升级驱动激光器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大周期:从福晶科技,华工科技等产业链同行业绩可见,我们判断激光产业来一波新景气,核心驱动在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面板等下游普遍导入激光设备和自动化装备,预计这种渗透还将持续进行看好公司成长为国内智能装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大族激光作为国内激光龙头,通过投资Coractive等逐渐实现激光头自给,未来利润率还有20-30%上升空间。同时切入汽车整体自动化和新能源等完整解决方案领域,未来有望成长为国内综合智能装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长期空间看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7-2019年公司净利润至14.2亿,18.4

  元,1.72元和2.24元,对应动态PE为20倍,15倍和12倍。目标价39.84元,对应2017年30倍PE,“买入”评级。风险提示:

  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公司2017Q1营收同比增长68.80%,实现迅速增加,销售毛利率则较16年略降,我们判断主要由于AOI、OLED等产品收入迅速增加带来公司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所致。2016年公司模组检测系统营收占比约44%,市占率高、起步早,因此毛利率高达70%;而AOI光学检测系统和OLED检测系统的毛利率则分别在43%和49%左右,主要由于技术投入和市场开拓带来的费用所致,利润率未来有大幅回升空间。事实上,公司在模组检测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较高,但AOI光学检测系统的需求则贯穿了面板生产的前中后制程,新线需求旺盛、并伴随存量产线的无人化改造;考虑到设备需求在前中后制程中的占比约为7:2.5:0.5,公司在AOI领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实际上打开了相较此模组段检测约10倍的市场空间。此外,公司在OLED检测设备方面也持续进行技术投入,不断推进量产化、商业化、市占率提升等进程,考虑到智能手机边际创新的需求,所引发各大面板厂对OLED

  不断改善的产品结构为公司持续超预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订单向好淡季不淡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数据为1.27亿元,达到近年新高;事实上,存货由于包括了原材料和在产产品等,往往是下游需求的重要体现。此外,我们也对公司相关招标结果的公开信息进行了梳理,公司16年下半年中标项目数量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其中京东方等大客户、8.5代线代线等高世代产线、

  项目的中标信息占比持续提升。公司所在的行业增长迅速,向好趋势明确,看好未来

  OLED投资热潮的国内设备核心受益者!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2.29和3.31亿元,EPS 2.12元、2.86元和4.14元,对应16-19年复合增速50%;给予公司2017年PEG为1,对应6个月目标价105.57

  “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面板厂投资建线速度没有到达预期,设备的国产化率没有到达预期,客户集中度较高国产显示模组组装设备龙头,产业升级的领航者:目前,公司为国内平板显示行业前端领域少数几家具备全自动模组组装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公司之一,并且已经与富士康、京东方、蓝思科技等电子科技类产品制造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有着相对优质的客户资源。

  公司紧跟市场需求,自主研发出基于OLED技术应用的高精度偏贴设备、绑定设备、曲面贴合设备。随公司产能受限导致的扩张乏力等问题在募资到位后逐渐被突破,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3C设备升级带来的行业红利。着眼海外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公司为拓展引入国外先进材料的应用,在日本设立全资子公司,将其作为窗口,寻找国际先进材料,整合国际优质资源,以实现公司的应用研发的相关战略目标。酝酿股权激励,研发管理协同发力:公司公告将实施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并设置2017、2018、2019年公司营收比2016年同比增长不低于60%、100%、140%的解锁条件。并且,此次股权激励覆盖范围广泛,全面涉及管理人员,研发人员、生产人员、业务人员,总计146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1%,其中激励的研发人员更是占全部研发人员的37.5%。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的技术紧跟行业前沿,服务也大多数优质客户,产品质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未来国产

  、尤其是柔性显示的时代到来,公司将成为技术引领者,未来三年将大概率实现业绩高成长。我们预测2017~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1.9亿和2.5亿元,EPS分别为1.21、1.89和

  第一梯队:从国内已经量产的AMOLED产线上来看,目前国内量产的有2条4.5代线k;信利国际上海15k),3条5.5代线k;国显光电 昆山4k;京东方鄂尔多斯4k中试)。天马有机发光(目前参股40%,拟全资收购)这条5.5代线是目前国内量产的产线中,面积最大,产能最大的产线,如果我们换算成面积,天马有机发光目前占国内

  产能的约30%以上。已经有中兴机型量产(rigid oled),工艺及技术经验比较丰富。而从近年国内规划产线代线规划的国内企业包括深天马、京东方、和辉光电、国显光电和华星光电

  条)。从量产时间看,公司6代线已经率先点亮,除开京东方点亮的另一条6代线代线的预计点亮时间都在明年后。公司

  6代线国内率先量产,卡位国内OLED大规模商用的先发优势,稳居国内AMOLED第一梯队。OLED新线刚性屏柔性屏并重,契合OLED显示屏发展大趋势:我们了解到此次公司拟量产的OLED产线也是兼容柔性刚性OLED显示,契合未来柔性OLED显示屏大趋势。公司柔性屏技术储备充分:1)专利上看,公司早在2014年3月就已经申请“复合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专利(专利号ZL4.7),拥有柔性屏技术储备;2)拟收购的天马有机发光生产的5.46寸AMOLED柔性显示屏荣获2016 CITE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产品与应用奖,并获得市场广泛关注。目前天马有机发光基于AMOLED技术的柔性项目开发平台已完成,为柔性技术量产奠定了基础。拟收购厦门天马/天马有机发光,卡位OLED显示核心技术环节:公司此前停牌方案,作价100.72亿元收购厦门天马&

  我们看好公司与厦门天马、天马有机发光的协同效应:厦门天马精通AMOLED前段LTPS制程;天马有机发光在amoled显示屏核心技术及模组领域国内领先,整合厦门天马与天马有机发光,有助于公司确立在LTPS TFT LCD/AMOLED领域领头羊。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17-19年公司实现备考净利润13.7亿,18.2亿和24.8亿;对应EPS为0.64,0.85和1.16元。对应25.95元目标价,对应2017年PE约为40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商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产品线继续丰富,新品与国际厂商竞争。公司PCB全自动二维码激光雕刻机等自动化装备成功上市,二维码激光雕刻设备获华为认可,成为其合格供应商,并顺利通过行业标杆客户景旺电路的验收,为大规模销售奠定了基础;X光检测装备成为国内锂电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首选;UV激光切割已确定进入国际一流FPC厂商。子公司加速整合,推进3C平台建立。公司在各子公司推进SAP系统,加速整合日常业务,同时在松山湖建立研究院,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鹏煜威在电梯行业取得重大突破,6家客户订单均突破千万,并与多家客户洽谈电梯无人工厂订单,AGV、工业机器人、

  系统已完成研发并成功投入应用,在智能仓储等智能工厂配套等领域正加紧布局。集银继续推进海外客户订单,配合推进OLED和双摄客户的研发,同时加快国内市场开拓,预计在2-3年内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炫硕受益LED扩产周期,同时下游渗透照明行业整条产线设计,配合正业锂电检测切入锂电领域,布局自动化pack线C设备行业整合做大做强是必由之路,坚持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的双轮驱动战略布局。行业属性决定产品类别多,技术迭代快,整合做大做强,拓展行业横向渗透是最佳发展方式之一,公司在中央研究院基础上持续推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处于3C设备加速大周期,受益工业4.0进程推进,预计

  风险提示:新设备需求没有到达预期我们看好17年伴随消费电子玻璃变革,公司进入新一轮成长大年:1)双面玻璃,公司大客户A客户今年或将推出3款玻璃外壳手机,玻璃壳手机对信号屏蔽弱(适应5G),兼容无线充电,或将取代金属引领未来手机发展大趋势;

  )3D玻璃:继三星在其Galaxy系列手机上率先搭载3D玻璃后,包括小米、华为、VIVO纷纷推出3D玻璃方案手机,3D玻璃是2.5D的数倍(四弯达

  倍),目前限制3D玻璃普及的是OLED柔性屏。国内外上游OLED企业大举投入OLED柔性屏,将带动3D玻璃市场加速启动。加强研发投入,积极扩产,迎接市场新增长点:2016年公司研发投入13.84亿,同比增长21%,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达9.09%,在制造业中已经属于非常高;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也从15年的7383人提升至16年的8734人,研发加码推进

  2)3D玻璃产能扩张积极地推进。预计今年全年公司整体产能扩张幅度将在30%以上。积极储备新兴产品,打造新盈利增长点:公司去年底收购东莞源暄塑胶(现改名蓝思旺)。3月公告将于蓝思旺场地开展金属加工业务。判断公司大概率将布局与玻璃业务结合最紧密的玻璃机壳中框加工业务,打造玻璃产业上下游整合。同时公司投入陶瓷机壳等新产品,打造差异化产品组合。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17-19年净利24.2,40.0和62.8亿,对应EPS为1.11,1.83和2.88元。公司作为双面玻璃+3D玻璃大周期核心受益标的,预计17-19年复合增速70%+,理应享有估值溢价,给予公司17年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