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为了鼓励生育,纷纷加码怀孕员工权益,但成本却是由企业来承担,而且,法律保障怀孕员工的权益,却无法要求企业保留员工的职位。
作为老板,一定是希望员工怀孕时一切如常,抱着大肚子开会,到了该休产假时,公司能顺利找到替代的人。
作为女员工,想法刚好相反,从怀孕刚开始,希望老板能体量自己,同事能分担自己的工作,产假当然一天都不能少,但职位公司还得保留着。
结果总有一方利益被损害,到底谁来做这个“冤大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关于“如何得到一个公正的规则”的问题。
很多人寄希望于法律强行干涉,但法律给你的“礼物”,背后同样标好了价格,这样的价格就是招聘时的“未孕女性歧视”。
有人认为政府是中立的第三方,能做到更公正。但政府并非绝对没利益,比如对企业有税收的利益,西方政府对民众有选票的利益,即使没有利益,也会考虑行政管理的便利与监管成本问题,还是有利益的。
谈判当然是必须的,问题就在于怎么谈。实力不足的人,就算像正常员工一样工作,公司也想炒了你;价值高的人,就是产假休三年,公司也随时欢迎你回来。如果只靠实力谈判,等于又回到“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野蛮状态。
“无知之幕”是美国哲学家罗尔斯在他的名著《正义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
他认为,规则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规范。所以,制定规则的人,应该不偏不倚,保持绝对中立。
比如,我们平时讽刺那些“不知民生疾苦”的人,很多政策都是利益对立者制订的:坐单位小车上班的人制订电瓶车的管理政策,不担心退休金的人制订养老金的政策,从不失业的人设计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流程,等等。
但问题在于,如果让拿退休金的人制订退休金政策,可能这个退休金只够拿到他们这一代人用;如果让骑电瓶车的人制订电瓶车管理政策,其他人可能都没法上街了……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制订政策的人也不例外,怎么样才可以做到让制定规则的人不会“决定脑袋”呢?
以员工怀孕权益为例,罗尔斯认为任何具备一定思考能力的人都可以参与权利义务的讨论与制定,但有一个前提——在每一个人的命运之路上都有一道幕布遮住了前路,ta不知道幕布拉开时,自己是老板的角色,还是怀孕员工的角色,不清楚自己是开车的,还是骑电瓶车的,不清楚自己是走大门的,还是“走后门”的,所以被称为“无知之幕”。
在罗尔斯“无知之幕”之下,规则制定者不清楚自己的收入、职业地位、性别、年龄、社会阶层,隶属哪一个利益群体,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更充分地平衡不一样的角色的利益,他们的讨论更容易形成共识,这个共识就是真正的正义和公平。
“无知之幕”比权力制衡更高效,权力制衡就像“切蛋糕的人不能先拿蛋糕”,对切蛋糕的人略有不公;“无知之幕”好像谁都可以来切蛋糕,但谁先拿要靠猜拳。
“无知之幕”站在人性自私的角度,认为人永远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大家不清楚自己的利益;而“换位思考”的前提是认为,人有同理心,可以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有人会说,这个想法虽好,但不算是什么“思维模式”,它只是一个思维实验,现实中哪有什么“无知之幕”呢?
在8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中,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国企的体制有问题,但当时的意识形态还不能涉及产权改革,否则就变成资本主义了,所以有人提出一种叫“承包制”的方法,就是在保留国有企业产权的前提下,把工厂承包给职工。
跟后来的国企改制不同,承包是有期限的,这种状态下,承包者与员工就处于一个定期“角色转换”的状态,老板(其实是承包者)很可能过了承包期就变成了普通的员工,任何一个员工如果想承包也有几率会成为老板。比如贾樟柯的《站台》里,承包歌舞团的,不是团长,而是大家平时都看不起的水电工。
与“无知之幕”期待的公正相反,“承包制”绝大多数都是失败的改革。在有承包期的短期利益驱使下,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极力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承包者不投入,不进行技术改造,不扩大生产,使用劣质原料减少相关成本,产品质量糟糕。
劳资关系看上去还很和谐,承包者赚钱的同时,也愿意给员工大发奖金,以防止员工眼红自己发财,反正不是自己的钱。
承包制下,承包者发大财,员工利益表面上也受益,实际上却是受损者,因为真正受损的是他们的退休金,所以承包制很快就被叫停了。
人有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符合短期利益的事,不一定符合长远利益,“角色未知”看似公正,实际上很可能因为缺乏长期预期而导致“利益最小化”。
事实上,在“无知之幕”的思想实验中,“角色未知”只是手段,并不是最核心的机制,真正导致公正的,是“角色未知”导致的规则制定者处于风险和收益完全对称的状态,而承包制刚好缺乏这种状态。
“无知之幕”的内核并不在于“角色转换”,而是让规则的利益方风险和收益对称,即使没有“角色未知”这个手段,它也可以有效。
真实的商业世界里,对待怀孕员工的权益保护的程度和方式,是公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总结成两派:
第一派,我称之为“人文关怀派”,其特点是最大限度地考虑怀孕员工的生理特征,不安排出差、体力劳动、加班、以及过度复杂的工作、需求持续跟进的工作。
听起来好像很好很人性化,但如果你之前是一位女性主管,这些工作被排除了,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你实际上调岗了,你的晋级之路被按下暂停键,加上漫长的产假,你之前的努力大概率白费,恢复上班后也别指望原职位还在等你,等于一切重来。
第二派,我称之为“一视同仁派”,其特点是完全不考虑你该不会是挺着个肚子,该出差出差,该加班加班,没有领导会降低你的KPI,也没有同事会分担你的工作。
听上很残酷,但也有好处,你亲力亲为的项目,细节只有你知道,公司也不容易找到人代替你,如果坚持到进产房的前一天,你的职位基本没人能抢走。
每一家公司和每一个员工都在这两个极端中寻找自我的选择,最重要的不是规则对谁有利,不需要“无知之幕”,也没有“角色未知”,只需要风险与收益对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为什么大部分公司最终都能进入风险与收益对称的状态呢?因为公司和员工并不是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
公司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中,大部分购买员工的劳动时间,一小部分购买员工的“自由”。之所以需要后者,因为现代企业运作复杂,大部分员工的忽然离职,损失的不光是这个职位,也是整体系统,所以公司一定要用一部分额外工资去购买员工的“自由”,没有工作时也要支付工资,且不能随便开除员工,而员工失去了一部分“人身自由”,不能随便离职,而且要对公司效忠,接受公司文化。
上面的“人文关怀派”和“一视同仁派”这两种状态,代表的正是不同人身自由度,不同工资比例的分布,还有不同利益与风险。
由此可见,真正公正的规则一定需要利益方的参与,并承担对应风险,那些不承担风险,也不享受利益的中立第三方,并不能制定出真正公正的规则。
《我爱我家》里,爷爷在三年困难时期逃荒的小男孩,讽刺“官三代”的贾圆圆说:你爷爷一失误,我爷爷就要饭了,正是说利益中立的政策制度者,并不会承担失败的风险。
相反,过去的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搞革命,成功后就能得到民众的尊重,这就是风险利益对称。
不过,自发的利益与风险对称只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内实现,如果双方利益诉求相差太远,这个公正就不会自发实现。此时,我们仍就要请出“无知之幕”。
《活着》里的福贵,赌输了家里的田地,却因祸得福,成份被划分为贫农;而赢了他的地的地主,却因此被。
60年代后期,昔日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纷纷被打成“走资派”,胆大手黑的造反派们开始掌握权力。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最初一批先富起来的“万元户”中很多都是劳改释放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当了“倒爷”。
90年代,第一批实现财富积累的是敢于“下海”的官员,和在国企改制中果断出手的企业干部;
除了那些过于激烈的运动让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受损之外,社会变革本质上创造了一个长期而温和的“无知之幕”,每一个参与者都不清楚自己的命运将通向何方,也许是翻身做主人,也许被彻底打倒再踩上一只脚,也许仍然在社会底层……
“无知之幕”往往在社会阶层固化之后,创造了一次阶层流动的机会,任何人只要采用积极的策略,就有一定概率实现阶层向上流动,当然,也有一定的可能陷入更差的状态,所以它仍然具有风险收益对称的特点。
风险收益对称,并不意味着风险收益绝对相同。社会大变革中往往更加有助于采用最激进战略的“光脚的”,而不利于采用保守战略的“穿鞋的”既得利益者。正是出于防止“光脚的”采用最激进的战略,防止最极端、最具破坏性的“无知之幕”的出现,既得利益者才会做出一定的妥协,让社会变革变得更温和。
它站在人性自私的角度,认为人永远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大家不清楚自己的利益。
“无知之幕”类似于换位思考,但换位思考是一个很高的道德要求,通常很难实现。而无知之幕通过角色转换或者风险收益强行对称的方式,强行让利益相关方进行换位思考。
1. 规则的制定者应该是利益相关者,但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模糊他们的利益关系,使之处于“无知之幕”状态。
2. 如果找不到“无知之幕”,只要让他们处于风险收益对称的状态,也能讨论出尽可能公正的结果。
3. 法律、制度、中立第三方,都不能带来真正的公正,因为他们是利益无关者。
社会大变革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往往是因为阶层固化到了必须强行进行“角色转换”的“无知之幕”,才能实现社会公正的地步。所以作为既得利益者,不能够认为自身的财富能够永远传承下去。还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也不能过早对生活丧失希望。
一般的思维模式都是讲个人怎么样提高效率的,“99种思维模型”也不例外,所以今天特别安排了一个“讲公正”的思维模式。
因为我觉得,一个只讲效率而从来不关心公正问题的人,是强大而脆弱的人。在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时候,“无知之幕”随时会降临,最强大的人往往并不是最后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