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迎来重大喜讯!近日,中国知识产权局下发关于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该校能源学院教师贾后省的发明专利“一种锚索锚固增效方法及其结构”(ZL2.2)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锚索锚固增效方法,是为实现不同凝固时间锚固剂的合理搭配、锚固区域锚固剂均匀搅拌、锚固药体与围岩的充分黏结。该专利技术特点之一是采用了一体化的搅拌装置,有效克服了其他技术破坏钻孔孔壁、造成孔壁碎渣掺杂到锚固剂里或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操作不便等影响锚固效果或施工速度等缺点。同时,该发明还提出与之适应的不一样锚固剂布置方法,加设了封堵导升装置,使之对于都会存在的软岩、破碎带、塑性区等恶劣环境也具有非常明显效果。

  以本专利为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权人进行了大量本领域区段煤柱留设与区段巷道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项目,近三年,累计获批企业项目16项,累计合同金额1000余万元,应用矿井超过20个,使用型号超过6种,应用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因锚索锚固力不足所引发的系列问题。

  据了解,项目研究成果已在河南、山西、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多个矿井进行了推广应用,保障了巷道安全,每米巷道综合成本降低600~1700元,提高了施工速度与工效。近年来,应用该技术的矿井在保障巷道安全的同时,在矿山、交通、水利等领域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专利实施日起,应用该专利的企业累计新增销售额23000余万元,累计新增利润17000余万元,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以本专利相关方法和产品为关键技术,完成了松软煤岩体采动巷道、复合顶板采动巷道等多个困难支护条件下的科技攻关项目。另外,以贾后省牵头的课题组从试验装置与方法、支护设计方法、锚固孔改造机具等方面做专利技术布局,申请发明专利22项,目前12项专利取得授权,1项专利通过PCT国际检索,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有较好的授权前景,为专利技术的国际化布局打下基础。

  中国专利奖作为我国专利领域的最高奖项,不仅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更为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催生更多更好的专利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奖项是衡量企业和高校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和高校专利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

  长期以来,河南理工大学从始至终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办学指导思想,从始至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应急管理、能源工业进步和河南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格外的重视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培育和提高,制定出台奖励政策和激励机制,不断加大对专利研发推广的扶持力度,专利质量显著提升,专利转化明显增多。目前,该校发明专利授权1639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有效专利持有量2223项,为国家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再次荣膺中国专利优秀奖,是对学校在充分的发挥知识产权优势、连接科研创新和市场、推动专利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努力的充分肯定。”河南理工大学校长杨小林说,“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适应发展需要的科技管理模式,建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行业影响力的科研团体和平台,引导科研发展趋势、强化科研核心力量,不断激发师生投身科研工作的澎湃动能,努力打造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的应用型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