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11日,由创业邦主办的2020 DEMO CHINA 创新中国春季峰会暨企业创新与企业创投峰会在线上举行,这是DEMO CHINA 亮相十三年来首次采取线日的峰会中,在创业邦大企业创新总监陈文燕的主持下,三位对话嘉宾天鹰资本合伙人陈越、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以及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战略总监毛春景,就 如何抓住新基建给智能制造领域带来的机遇?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犀利观点如下:

  1、新基建会给我们大家带来通讯领域变革,带来算力提升,带来企业能源使用、管理方法的提升,这三个方面很值得创业朋友去关注,在这里面挖掘新机会。

  2、智能制造或者工业互联网的投资在进入深水区,水大是个好事,但是这里面是不是水大且鱼大,这是投资机构应该去考虑的问题。有可能水大但是鱼小,投资机构是不是有能力、有资源把这个小鱼慢慢养成大鱼,这要专业判断,并且需要资源协助和长期的耐心。

  3、这个生态里面创造价值是一方面,但是创造价值以后如何分配就涉及到创业者的独有性、独特性,这个生态需要你,分配时会因为你的影响力而获得应有的收益;但如果在创造价值这一环节可以参与,但是没太多独有性,在分配价值方面是容易被边缘化,有可能会出现忙活了半天最后没什么收益,没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优势。

  陈文燕:我是创业邦的Anny,特别高兴能够代表创业者跟这一环节三位嘉宾交流。疫情之后,国家出台新基建政策,制造业是重点受惠领域之一,各地陆续出台了具体行动计划。我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是,随着新基建政策的落地,会加速工业互联网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迎来哪些机遇?产生哪些新的业务场景?请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教授给大家解读。

  李东红:大家好!我们都看到国家出台有关新基建政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积极行动起来了,同时,我们正真看到各类企业和投资者、创业者也都行动起来了。这次疫情中,无论在生产、研发还是消费过程中,都大量使用线上方法,使得国家认识到未来长远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且也看到这里面所蕴涵的巨大商机。所以我们正真看到整个国家无论是从企业界、政界还是消费端,大家都行动起来了。

  我们可以比较乐观地看到,将来是工业互联网大发展的一个时期,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带来大量的商机。那么,大家关注的具体是哪些方向?我觉得,首先,和制造业企业密切联系的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这样的领域将获得大发展。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来讲,智能研发、智慧物流、智能维护、交付,一直到售后服务,整一个完整的过程都有巨大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发展空间;另外一个层面,在消费端看到智慧家庭、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等等,都将带来非常大商机。所以我感觉到工业互联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确实已确定进入一个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通道。当然,我们正真看到各个不相同的领域、不一样的行业的起步先后、发展速度、会有所差异,但整体看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新的发展时机。

  陈文燕:谢谢李院长!产业端今天请到了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战略总监毛春景,毛总是施耐德电气绿色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总架构师,您怎样看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带来的机会呢?

  毛春景:各位好,我是来自施耐德电气的毛春景。今天特别高兴能有机会跟大家交流新基建这波投资对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影响,我主要从技术上阐述带来的影响。

  如果看新基建的内容,有三部分比较关注值得:第一部分,通讯方面的投入,主要在5G方面大量投入;第二部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第三部分,是比较传统的部分如高铁、能源,比如高压直流输电等。这三部分投入会高强度提升中国基础设施的质量,这会对中国国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带来深刻的影响。

  1、智能制造核心部分是在工厂的制作的完整过程,而从工业现场获取数据,是真正的完成工业物联网的第一步,是一切的基础, 而通讯在这里扮演了及其关键的角色。我们大家常常看到的场景:工厂里的生产数据、能源数据、控制数据、安防数据、设备状态数据需要几个不同得网络来完成数据的传输,结构较为复杂,彼此隔绝,维护复杂,可靠性低。5G的出现,可以让我们在设计网络时把工业网络、管理级网络,安防网络等在确保信息安全得情况下形成统一的一张网,非常容易实现集成。这样一个网络体系对工厂的智能化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可以由此形成许多创新机会。

  2、工厂运行的所有的环节:从采购、设计、制造、仓储到发运的整个链条,以及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日常运行,在日益精细化管理趋势下,有很重的实时计算的需求,对算力的要求会大幅度提升,云计算的基础设施的完成对此最重要。云计算的技术在发展:边缘云的技术特别适应比较偏远的工厂的智能化需求的场景。很多工厂位置很偏远,甚至在山区边。事实上在智能化后,它有大量的计算需求,从计算、存储、通讯到控制等。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边缘计算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增强,能够给大家提供大量的安全可靠的算力,不仅能提升工厂的智能化水平,甚至会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创造新的价值。因此,新基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业场景中的边缘算力的提升,进而扩大智能化数字化的覆盖领域,提升智能化数字化的深度和广度。

  3、新基建着力投资的民生基础设施如高铁、高压输电等,是在逐渐增强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对能源领域,交通领域影响巨大。我们都知道,工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当前绿色制造、绿色能源,节能环保是发展的主流。第三部分关于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也在提示我们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大家都认为,综合能源管理、数字化能效管理一定成为未来在智能制造领域里面的一个重要应用,成为工厂运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总结一下:首先新基建会通过5G带来工业领域额通讯的革命,二是会推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边缘算力的提升,最后会影响企业在综合能源管理、数字化能效管理方面的觉醒和行动;这三个方面可能会创造出不同的新机会,很值得创业朋友去关注。通过在这三个方面挖掘新机会,能借助这波投资的推动产生很好的创意,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和工业物联网的落地实现起到推动作用。

  陈越:天鹰资本是从4年前开始专注在智能制造这样的领域的投资,从2016年到现在,我们对于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投资的发展,还是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长时间的跟踪。

  从投资角度来讲,我们大家都认为现在不管工业互联网还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关注这个方向的投资机构、投资人非常多,也非常专业,这是个好事。

  但是我们大家都认为工业互联网或者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投资,现在逐步进入了深水区:这里面大量项目出现、大量资金涌入,会造成这个行业蒸蒸日上,但是我们预计最短一年半、最长两年多三年时间,这个周期内,之前有些大量杀进来的资金或者涌进来的创业项目会遇到一些困境。为什么?因为工业制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并不是有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长时间反复使用,可靠性要非常强,然后它要对工业里面的know how非常了解,才能形成较好的效果。所以我对想进入这样的领域的创业者建议,莫轻易进入,

  另外,创业企业要考虑什么样的客户是真正的目标客户、目标客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比如这个客户在设备和产品管理方面有需求,还是在业务与运营优化(方面)有需求,或者他需要做社会化资源的协作,例如C2M或者通过什么方式大量减少自己的生产库存等等,要更关注客户的需求在啥地方,才能通过个人比较有优势的技术积累产生新的业务场景,最后才能产生实打实的商业方面的收入、利润。

  我在这里面想说的是,智能制造或者工业互联网的投资在进入深水区,换句话说,这里面水其实挺深的。水大是个好事,但是这里面是不是水大且鱼大,这是投资机构应该去考虑的问题。有可能水大但是鱼小,投资机构是不是有能力、有资源把这个小鱼慢慢养成大鱼?这要专业判断,并且需要资源协助和长期的耐心。

  陈文燕:谢谢陈总。三位嘉宾配合的非常好,从不同的角度,既看到了机遇,同时又把这里面有几率存在的挑战都点到。刚刚陈总提到创业者可能面临的挑战,创业邦通过跟大量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端初创公司的交流,看到其中一个普遍的困惑是在服务客户过程中的定制化和标准化怎样去平衡的问题。所以,想请三位嘉宾分享一下您的建议或者您看到的在这样的领域里,对创业者来说的核心挑战是什么,以及各位所在机构今年会有什么重点布局?哪些布局或者动作跟创业者有潜在的合作机会?

  李东红:我简单说两点。一是因为这样的领域刚刚进入快速增长期,所以在刚刚进入快速增长期时,

  往往会发现谁的技术更好一点,谁的产品更好一点,谁能更帮助客户解决他的痛点,谁就更能走到前面。所以这时候围绕客户痛点处理问题的专业团队更着迷、竞争力。

  制造业是很复杂的,将来围绕工业互联网的这个产业链、产业生态也是很复杂的。所以,我们的创业者或者创业企业,如何在复杂的制造业智能生态里面去赢得自己独特的位置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关键是以过去积累的知识、技术,在这样的领域围绕客户痛点,寻找自我独特的能够创造价值的东西,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点,创业企业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那么在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怎么样才可以找到自己的增长点?一方面,要把自己的长处尽可能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我们要以一个大的生态概念去看待它,不只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地方,同时要去合作,这个合作包括和各类投资者的合作,也包括创业企业和行业已有企业的合作,比如在能源领域、汽车领域、电信领域等等。这几个领域里都会涉及到那些领先的企业,他们也在琢磨要做什么、怎么来推进,有些是能自己做的,有些是自己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这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角度,传统企业也很着急,他们有自己的焦虑,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需要创业企业和他们合作。

  对于我们机构,更关注的是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角度,来看待各类企业、各类社会参与者扮演什么角色,该如何去相互支持、相互赋能,每个参与者、创业者怎么样找到合适的位置。在这个生态里需要创造价值,但是创造价值以后如何分配就涉及到创业者的独有性、独特性,这个生态需要你,分配时会因为你的影响力而获得应有的收益。假如没有太多的独有性,那么在分配价值方面是容易被边缘化的。所以我们更关注从这个方面做相应研究以及案例积累。

  陈文燕:谢谢李院长。毛总这边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以及接下来有什么动作会跟创业者有合作交集?

  毛春景:工业应用场景是很复杂的,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因而很难形成在2C创业领域里以平台化、标准化的方式反映出来的突破。

  以我个人的观察来看,作为一个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一定要聚焦一个市场,找到一个核心应用场景进行技术技术突破。我们一般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行业的选取,二是领域的选取,找到一个点进行突破,或者拥有技术优势,或者拥有行业积累,逐步形成价值。这是我对创业企业的第一个建议。从另外方面来说,企业的需求是一个全面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作为找到了自己核心聚焦点的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除了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锲而不舍的进行技术积累行业沉淀外,更重要的是要融入好的生态,融入已有的成熟体系,成为一个充满了许多活力的生态一员,将自己的独特优势和生态中合作伙伴形成一个可以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解决方案,并把自己的行业优势和生态里面市场优势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创业者自己的专注和努力快速的成就最好的结果。

  施耐德非常开放,在数字化和绿色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创新里面有很多积淀,包括强大的工业软件产品、成熟的自动化产品、可靠的能效管理产品等。很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积淀,施耐德在工业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很多领域都与客户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取得了丰硕的市场成果。尽管如此,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我们也面临很大挑战和不足:客户真正的需求的是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彻底的工厂智能化,完整的十字花体系建设,虽然我们有非常全的产品和技术,但和客户的需求相比,还是有很多缺失的地方,所以施耐德发起了数字化生态圈,其目的是把我们的产品和技术、我们的行业经验,与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独特的技术和服务相结合,形成面向客户的全面解决方案,实现用户的要求,从而加速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生产的发展。

  代表施耐德发出号召,如果创业企业有非常好的产品和技术,欢迎加入我们数字化生态圈,让我们大家一起打造一个数字化的生态体系,为中国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文燕:陈总,咱们作为专门投智能制造方向的机构,今年会着重关注哪些细分方向及特质的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呢?

  陈越:我们从关注的方向上来讲,所有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相关的项目,我们都会看。简单来说,不管应用在制造业中的智能化产品,还是能帮助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把生产的全部过程进行智能化改造,我们都会关注。

  从阶段上来讲,我们比较习惯于投资已完成了从0到1产品原型的设计,并且原型设计在重要客户那边已经有验证,它需要资产金额的投入、生态资源的赋能,去完成从1到100的增长,我们会关注这一阶段的投资。

  同时,我们大家都希望创业者在特定领域里有一定的积累,护城河比较深的企业,创始人团队能力比较强,对行业认识比较深入,我们会十分喜爱这样的初创型企业。另外,希望企业更专注一些,因为工业制造业这样的领域太大了,我们有些通用型的会看,但是更关注专注在一个方向上做得很好,同时能从这个方向向其他方向延伸的特质的一些企业。

  关于企业到底应该是注重在垂直领域,还是注重产品的标准化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并没有特别固定的答案,关键是要了解客户到底是谁、客户要的到底是什么、自己到底能做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说我能做这个、做那个,然后在自己创造的环境里面去自嗨,这种思路,不管是在工业互联网还是在消费互联网,都不一定能够行得通,尤其在工业领域会更困难。

  陈文燕:谢谢陈总!很谢谢三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今年的商业环境确实有着很多不确定性和挑战,这样一个时间段更需要大家开放合作。创业邦作为一家专业的创新创投和创业创新的服务平台,我们会积极去搭建创建这样的机会,去帮大家做链接。就像三位嘉宾刚刚提到的,祝愿创业者能够在后面创业的道路上真正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把握住这一轮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