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分,但不必定都会严重到有波折感的程度。不顺心是一时的感触,而波折感则或许固化为一种心理定势。现在有不少人称自己是草民、蚂民、屁民、韭菜,背面就有成人的波折感在作怪。
这些词语的意义是杂乱而对立的,有自嘲也有愤恨,有犬儒也有抵挡,有畏缩忍让又有嫉恶如仇,但更多的是百般无法、无助无力,透着疲乏而讨厌的波折感。
那么什么是波折感,波折感又是怎么样影响人们看待自己和国际的方法的呢?波折感(frustration)又名懊丧。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哲学的安慰》一书里说,波折感是人的一种常见的对不顺心工作的心情反应,往往伴随着愤恨、沮丧和绝望,由于人在遭受波折的时分,完成个人毅力或方针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阻力。这能够导致一种时间短或短期的心情(不顺心),也能够导致一种根深柢固的心态或心境(波折感)。把自己看成是蚂民、屁民、韭菜不是一时的心情,而是一种固化了的心态和心境。
以色列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艾伦·本-泽维在《心情》一书里着重,波折感是一种与愤恨、仇恨、妒嫉相似的不活跃的心情。与具有进攻性的愤恨不同,波折感常常是一种自我憎恶、自我轻视和自我讨厌的情感,是一种随遇而安、委曲求全的心态,他称之为“自我波折感”,许多人由于饱尝波折说自己“命苦”“一辈子倒运”“投错了胎,下辈子要好好投胎”,怪来怪去都是怪自己。
本-泽维以为,愤恨与波折感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愤恨一般针对的是损伤咱们的别人,波折感针对的常常是自己。波折感常常来自一个人天然生成的或后来的境况,比方改革开放前所谓的“身世欠好”,不论你多么尽力,在上学、招工、找对象上遭受的都是不断的失利,累积的是铭肌镂骨的人生波折感,甚至都无法转化为对任何成功者的愤恨或妒嫉。这该是一种多大的人生悲痛!
美国心理学家莱斯特·克鲁和艾丽丝·克鲁在《普通心理学大纲》一书里把对波折感的接受度称为“波折容忍度”,指的是接受波折而不会心情失调的程度。他们指出,不同的人“波折容忍度”不同,这主要与两个要素有关。
第一是为自己设定的方针。方针越低,对失利的感觉越麻痹,也就越能接受波折。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便是一个比如。越是遍及贫穷的日子状况下,人们的波折容忍度越高,由于预期低。反倒是在殷实起来的社会里,人们会有更激烈的波折感。看成功人士住豪宅、开宝马,自己拼死拼活却过得窘迫,就会有很强的波折感。
第二是当事人的性情,一般来说,达观的人比失望更能接受波折。可是,假如是盲目达观,那么这种接受力仅仅一种自我诈骗,并不见得有本质的活跃意义。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日子》里的张大民是个乐天派,他十分困难在大杂院里的一棵树周围搭建了一个粗陋的小屋,过上了“幸福日子”,但观众感到的却是小角色的痛苦和无法。
可是,成年人所遇到的那些工作、住宅、日子保证、食物和环境安全、医疗健康、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并不是能够付之一笑的。接受波折和吃苦耐劳相同,本是一种值得称道的才能,但人接受波折是为摆脱困境,寻觅出路,假如只能坐困愁城终老,那便是不可也不该接受的了。